1.积极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
我们制造业发展不平衡、不充分,高端供给不足,我们高技术的产品、高端装备、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满足中国整个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的需要,这是我们供给侧一个重大的问题。一大批过剩的产能不能退出市场,影响到我们整个资源的使用效率。我们一些产品的质量,我们资源使用的效率、效益比较低,投入最少的资源,获得最高水平和最大的产出,我们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。所以要不断地推进制造业的结构性调整,培养发展一批优强的大企业,在产业发展、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方面,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集群,然后利用各个产业各自的优势,不断地提高集群发展的效能。
“一带一路”是我们国内大量制造企业走出去的最好的平台和机遇。还有大湾区的建设、长江经济带、京津冀这些大区的建设。因为在这些大区的建设里面,核心是以经济发展、产业发展为主的,这个产业里面既有服务业,也有制造业。因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的比率大家有疑虑,说我们制造业比重在不断降低,服务业不断地上升。美国现在的服务业的占比大概是80%多,它的制造业降到了占国内生产总值11.6%。2017年,我们是28.57%,它是11.6%。我记得在2012年、2013年,美国就发布了再制造业规划的时候我研究过,那时候它的制造业占比是12.5%。过去我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时候建立了好多跟国外的工作机制,包括中欧、中国跟巴西、中国跟法国这些共同的机制。一年在他们国家谈,一年在国内来谈,这个工作机制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,我们谈过两次。欧盟的再工业化战略就是:整个欧盟2013年左右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为15%,到2020年要把制造业占比提升到20%。但是很可惜,实现不了,没有实现。所以我们国家制造业的比重,不体现我们整个制造业的最终的水平,我们还是要提高制造业的最终的竞争力。
2.提高创新能力
要不断地提升我们制造业的创新能力,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要建立我们联合创新的机制。对于一些重大关键工程,要使用国家的专项去推动和引导;对于一些我们企业为主体去开发的项目,要不断地推进去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这种创新的体制和机制;对于我们大量的大专院校、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,要进行所有权的改革,允许个人持股甚至作价出售,去推动它的产业化;再一个,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,跟踪世界新技术发展,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当中占领先机。
3.优化人才供给
提高制造业协同发展水平,构建产业链与创新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,包括产融结合,包括产业与科技的协同结合,还有制造业人才供给体系。
我觉得,制造业的发展、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各种条件,但是最重要的是人才。美国最近刚刚发布的制造业《先进制造业领导战略》三大任务里面,有一个培养和培训适应高技术发展的劳动力,因为最终的创新还是要靠人,我们在这一方面的需求量非常大。
我们高端的制造业人才需求很旺,但是我们学校的培养的步伐跟不上。三个层次的人才:一个是企业家资质人才的再培养,有一套政策;一个就是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,一定要适应新时期的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要;第三个加强技术学院建设,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蓝领工人,要把一千多所大学里面的普通大学、学院改成技术学院,专门从事高等级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。我想这些措施都是非常重要、非常必要的。
4.扩大对外开放
中国主动地采取了许多大开放的政策,包括扩大放开准入,包括有一些税的调整,包括保护知识产权。在这一方面,我相信中国未来会越来越开放,在全球化当中,中国是维护全球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,全球化的战略不能够自我封闭,不能够破坏全球的经济发展的秩序。这个我觉得我们已经宣示,中国要不断地去开放,不断地去发展。
5.完善制度环境
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非常重要,政府的职能要怎么去正确地履行?是过度地、深入地参与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,参与具体资源的配置呢?还是说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、政策环境和外部环境?我觉得肯定是后者。
上一篇:减速机轴承常见磨损现象及解决办法
下一篇:机械加工之车削加工